1.多颗牙缺失情况
(1)3颗牙缺失:
①2颗前磨牙加1颗磨牙。
②1颗前磨牙加2颗磨牙。
(2)4颗牙缺失:2颗前磨牙加2颗磨牙。
2.如何选择种植体
⑴种植体直径:4mm~6.5mm,小于3.75mm时有风险。(2)长度:大于10mm。(3)数量:3个或3个以上为佳。
(4)种植体基桩:直基桩,如果共同就位道不佳,可采用角度基桩。
(5)修复体:
①单冠,种植体数与缺牙数相同,且为非游离缺失。
②联冠,当缺牙为游离缺失或者种植体轴向不佳时(非游离缺失)。
③固定桥,种植体数少于缺牙数。
3.种植体植入位点
种植体植入位点的选择需要综合分析骨的质量、种植体的数目、对颌牙的位置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,并以此来决定治疗方案。
(1)种植牙近远中向:
①种植体数与缺牙数相同。在每个牙缺失区都植入大直径的种植体为较理想的状况;在磨牙区植入大直径的种植体,在前磨牙区植入中等直径的种植体次之;在每个牙缺失区都植入中等直径的种植体也为较好的状况。
②种植体数少于缺牙数。一般情况下,应尽可能选用粗且长的种植体;尽量不设计带悬臂的上部结构。
(2)颊舌向:参照骨的质量以及对颌牙位置等决定植入位点。如果骨组织吸收过多,种植体位置不佳,可考虑颊侧行先期或同期植骨手术,以增加骨量,恢复形态。当设计为植入3个或3个以上的种植体时,且为联冠或固定桥修复时,种植体植入位点不应排列成一条直线,而应排列成三角形,以增加对侧向力的抵抗能力。
(3)垂直向:缺牙后,骨组织在垂直向有明显的吸收。如果此时牙槽暗过于窄、锐,不应完全靠去骨修整形态,行植骨手术可获得好的效果。
(4)种植体轴向:一般情况下,与对颌牙的颊尖相对。如果有用骨量少,沿牙槽骨的方向植入不能获得良好的颌间关系时,应考虑采用植骨和/或膜引导等治疗。由于为多个种植体植入,应尽可能获得好的共同就位道,为修复创造好的条件。
4.多颗牙缺失种植牙植入位点应具备的基本条件
(1)牙槽骨的厚度:在7mm时为佳,小于6mm则有风险。⑵牙槽曙顶至对颌牙胎面的距离:应有7mm,小于5mm时有风险。5.应注意的问题(1)美学与功能要求:i亥部位的美学要求一般,而对载荷的支持能力要求非常高。治疗时不仅应尽可能选择较大直径的种植体,而且应减小牙尖斜度,消除侧胎接触,缩小上部结构的颊舌径。
(2)多颗牙缺失种植牙解剖特点:
①该部位磨牙区与下颌管的关系密切。如果管烤距短,应考虑选择大直径种植体或增加种植体的数目,必要时可考虑行下牙槽神经游离术。
②该部位前磨牙区与额孔的关系密切,注意不要损伤神经禅,如牙槽曙与之相距太近,可考虑避开。
③如果条件限制,需进行种植体-天然牙混合支持的种植义齿的修复,应尽可能使义齿应力均匀分布。
④该部位位于下颌骨的后方,骨质有时很致密,如骨密度为5时,应谨慎使用大直径种植体,延长愈合时间。
(3)手术中使用精密的外科模板。